CT檢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患者和放射工作人員的輻射防護,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風險是目前各個放射科面臨的最重要任務。那么,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做好患者和放射工作人員的防控,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CT檢查診斷防護基本要求
(1)防護基本原則
首先,檢查正當性判斷;第二,遵從防護最優化原則;第三,個人劑量限制
(2)注意事項及防護用品
非特殊情況陪檢者不應滯留在機房內;每臺CT設備須配備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巾、鉛橡膠頸套、鉛橡膠帽子等防護用品,對于陪檢者應須配備鉛防護衣。
(3)孕婦和兒童CT檢查注意事項
嚴格加強對育齡婦女、孕婦以及嬰幼兒X射線檢查正當性判斷。對嬰幼兒和青少年檢查應該做好性腺等器官的防護措施,非特殊需要,不得對孕婦進行下腹部CT檢查。
新冠肺炎CT診斷要求
(1)前期準備
檢查前需要做好影像檢查設備消毒處理,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設計好病人、醫生通道,做好指路牌,避免交叉感染。
(2)檢查規范
病人及家屬必須全程戴好口罩,保證安全前提下,能自由活動的病人盡量自己上下床。技師操作控制掃描床。掃描后預判圖像,確保一次檢查成功。做好相關發熱病人檢查登記。檢查結束后病人原路返回。
(3)檢查后消毒
檢查結束后技師按流程脫去個人防護裝備,完成個人和設備的消毒,對檢查設備等進行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清潔與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并對機房進行30min空氣消毒。棄用的防護用品須按醫療垃圾及時處理,嚴格按流程操作。
(4)CT診斷注意事項
醫院如只有一臺CT,應把普通病人與疑似病人分開檢查,當疑似檢查完,機房設備空氣消毒30min后進行普通病人檢查;
同時段連續多個疑似與確診病人應分時段檢查,先檢查疑似病人,檢查結束后,用含氯消毒液對床面擦拭消毒后,進行下一個病人檢查;
避免交叉感染,少走動,多用電話聯系。檢查結束后機房和操作間均要消毒;
合理使用感染防護用品,防護服一班一換,護目鏡可用消毒濕巾擦拭消毒重復使用。
稿件來源:放射與職業衛生所